查看原文
其他

预告 | 寻找缭绫

鹧鸪君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3-09-19



  寻找缭绫

       白居易《缭绫》诗与唐代丝绸















四十五尺瀑布泉。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


不似罗绡与纨绮。


缭绫缭绫何所似?



缭绫,一种失传已久的唐代名贵丝织品,在白居易的诗中,一句“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引得后人遐想万千。然而这首新乐府诗仅仅是在歌颂缭绫的精美绝伦吗?

短短十三行的诗句,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赵丰先生却读了三十多年,也思考了三十多年,一经一纬织就了这样一册关于缭绫的书。适逢上海书展,《寻找缭绫》一书也将携手复原的缭绫浴袍共同亮相上海展览中心,揭开缭绫的神秘面纱,并讲述寻找缭绫的精彩故事。


活动信息



嘉   宾

赵  丰: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教授。

潘守永: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名誉馆长。

孙伟刚: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

王   乐:东华大学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染织专委会主任委员。


时   间

2023年8月16日(周三)

上午 9:30—10:30    


地   点

上海展览中心东一馆E1二楼

世纪活动区 


直播预约




图书简介


点击图片可购买


作者从白居易诗出发,结合唐代遗存至今的丝绸图像及工艺图解,从唐代丝绸种类、织物规格、贡织户、浙江丝绸、唐代纹样、提花织机、官服色彩、舞女与春衣制度、妆容材料等方面,深度解读唐代丝绸工艺盛况,及其背后的美学意义、社会史和文化史意义,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艺术价值、文献价值、考古价值的著作。

名家推荐


文本解读与名物研究如何结合?此书堪称范例。

——莫砺锋(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作者拈取白居易《缭绫》中的诗句为全书每一个章节命名,由是串连历史——人物遭际、政治事件、织造制度——和唐代丝绸的方方面面,以缜密的构思,近乎周备的证据链,讲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故事。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丰是科班出身的理工男,专业纺织印染和丝绸科技,业余时间颇事吟咏,工七律,时常在旅途中制为篇什,发送友朋赏析。这次他以白居易的《缭绫》诗为主线,串起唐代丝绸的方方面面,从技术解诗词,以诗词释实物,真是一本图文并茂,技艺双美的好书。

——荣新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目录


导读 白居易和讽喻诗

解题  缭绫:念女工之劳也——关于“缭绫”一词的考证

1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唐代丝织品的分类

2  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唐代的织物规格

3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唐绫种类详分

4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浙江丝绸的起源与发展

5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唐代的贡织户

6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唐代官服纹样和色彩

7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唐代女性服装

8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唐代织绫纹样演变

9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值千金——唐宫舞女与春衣制度

10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唐代女性的妆容术

11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唐代的织机类型

12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江南蚕桑丝织特色

13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唐诗里的民本思想

14  寻找缭绫之一——法门寺地宫里的缭绫浴袍

15  寻找缭绫之二——耶律羽之墓中的紫绫袍

16  寻找缭绫之三——缭绫和缭绫浴袍的复原

致谢

图版目录


精彩选摘



序/扬之水

本书作者是古代丝绸研究领域里久享盛名的赵丰先生,不过在这里我更愿意以冻绿居主人相称,因为这一次寻找缭绫的破案故事中隐藏的一点情节,正与作者的斋号暗中呼应。究竟怎样的呼应,全书读毕,自当了然。

唐代丝绸与唐代诗歌的互证,是冻绿居主人丝绸研究的入手处,然而耕耘多年的熟土,依然有未得确解之谜,缭绫实物究竟如何,即其中之一。作者拈取白居易《缭绫》中的诗句为全书每一个章节命名,由是串连历史⸺人物遭际、政治事件、织造制度⸺和唐代丝绸的方方面面,以缜密的构思,近乎周备的证据链,讲述了一个充满细节的故事,如此,最后两章对缭绫的破解,竟是举重若轻,左右逢源,恰便水落石出。轻松的阅读,以至于使人刹那间忽略了这里面所包含的几十年的辛勤考索。

于是再回过头来,读前言“研究缭绫的缘起”。其中提到曾从遇安先生处得到启迪,因不免忆及二十多年前老师为我设定的课题“唐诗物象”,遇安师在信中写道:“唐诗现存五万余首,作者约两千人,闻一多称之为‘诗的唐朝’。唐诗题材广阔,视野博大,从宫廷到市井,从幽闺到朔漠,世间万象无不投影其中。唐诗以最精致的语言文字,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时代,既有全景的鸟瞰,又有细部的特写。唐诗所提供的时代面影,重彩浓墨,壮丽辉煌,且激扬顿挫,摇曳多姿,大有别于一般史书记载之朴素的白描。本课题拟通过对唐诗的选取编排,将唐代社会情状组织在多幅画面里。由于诗的创作本基于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如王昌龄《诗格》所称‘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物象即客观现实,毕竟是诗人兴感的基础。诗兴因物象而触发,诗情缘性灵而深沉,转过来从诗句折返到原先的物象,由于其中蕴含着诗人的艺术功力和思想情操,则此客体就会更加光彩照人。”惭愧的是,我很快把关注点转向了宋诗,虽然“唐诗物象”仍是一个心结。

今拜读此著,深感老师当年的设想在这里得到体现⸺“诗兴因物象而触发,诗情缘性灵而深沉,转过来从诗句折返到原先的物象,由于其中蕴含着诗人的艺术功力和思想情操,则此客体就会更加光彩照人”。

癸卯初夏





四十正当年,劈波斩浪行!

近期公众号功能调整

您可能无法及时看到我们的推文

记得将我们设置为“星标”

或经常为文章点“在看”

我们就不会错过啦



01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