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这个“拔尖计划”魅力何在?

谈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优中选优”。国家十余年来不遗余力地加大对它各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各参与高校更是为此开办了各种实验班,有的甚至为此单独设立学院,近年来高校更是延伸到中学去开展各种选才计划和活动。它到底具有何种魅力?又是如何选拔和培养人才的?同是教育部推出的选拔学科基础优秀人才的培养计划,它与强基计划有何不同?考生和家长该怎么选择呢?我们今天一起来聊聊~


“拔尖计划”

培养中国自己的创新拔尖人才

“拔尖计划”是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培育21世纪杰出科学家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计划于2009年启动,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等5个学科建立了一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探索高校拔尖学生重点培养体制机制。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深化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建设,并于2019年全面启动“基础学科拔尖计划2.0”。实施范围也从原有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

根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截至2022年5月,已在77所高校布局建设288个学生培养基地,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形成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梯队网络”。


趋势:

培养中学生后备力量

虽然有“计划”之名,但教育部并没有对入围大学规定统一的培养模式。不过,作为首批国家基础学科的培训计划,各高校都相当重视,很多高校积极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方式,除了在学校内的本科阶段发掘人才,近年来更是重视和中学加强联系,发掘后备人才。


北京大学近年设立多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建立科学多样的人才遴选和动态调整机制。学校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鼓励部分学科吸收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参加科研实践、激发科学兴趣,打造拔尖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如“数学英才班”“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每年面向国内招收在相关方面具有突出特长的中学生。


再以厦门大学举例,近年来学校探索书院制改革,探索打造高标准、多层次、多平台、国际化、学科交叉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教学科研支撑平台,不断深化科教融合,为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攀登学术高峰提供有力支持。如开设海洋科学“海丝学堂”,让学生登上3千吨级现代化的“嘉庚号”科考船进行远洋作业和训练,开展创新实践培训。学校还会同合作中学,持续完善“科普教育+创新培训+奥赛试练”等夏令营、专题班培养机制,及时发现、吸引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不断充实拔尖人才后备力量。推动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与国内部分中学开展深度合作,设立“景润创新班”“南强实验班”等,通过专项讲座、培训互动等方式,不断激发中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

在浙江大学日前召开的2023年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大中衔接培养研讨会上,浙江大学拟推出了“求是英才计划”。学校党委书记任少波表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要将长周期培养的思维从高校延拓到中小学,通过超常规方式打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并不断深化招生改革和学生评价改革,共同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生态。


培养:

多维评价、动态进出


为了着力选拔对基础学科研究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拔尖人才,各校综合考量学生兴趣、能力、潜质、素质等多维因素,纷纷建立多条路径、多个环节、多维评价、动态进出的选才鉴才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近年进一步优化“早期培育+高考录取+二次选拔+动态进出+综合评价”选才机制,多角度全方位选拔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学校建设成长档案信息系统,“一人一档”系统记录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科研、实践调研、社会服务、表彰奖惩等信息并形成数据库,不断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全流程动态管理。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还推动构建“多导师制”拔尖人才学术训练与指导体系,为一年级学生安排新生导师和读书会,为二年级学生配备学术导师,引导三、四年级学生进入导师课题组并初步确定研究方向,着力推动拔尖人才学术训练与学业发展紧密耦合。


如首师大燕都学院是学校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单位。学院依托“双一流”建设学科、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设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世界史、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生物科学等6个优势专业。燕都学院的学生在学生入校后二次选拔产生,名额约60个,学生可以进入自己擅长的专业学习。另外入学后,学校还设有公共英语、公共计算机、大学数学三个实验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培养机会。学习过程中,学院每学年会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或中期考核,综合学业导师、学术导师意见,适当调整入选学生。


南京大学近年来实施基础学科“零年级计划”,开展新生入校“二次选拔”,持续完善拔尖学生选拔机制,科学制定选拔方案和标准,不断优化选拔流程和环节,提供多渠道的专业咨询服务,帮助新生深入了解各个基础学科,遴选对基础学科有志向、有志愿的优秀学生。各拔尖基地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多元评价、择优录取,为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研究的学生提供机会。学校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实施“申请—考核”制,健全学习成果多元考评体系,开展长周期、过程性、科学性评价,基地内每学年实施“柔性”考核,注重学生创新性和发展潜力。


拔尖计划、

强基计划如何选

作为同是教育部推出的选拔学科基础优秀人才的培养计划,又同是各校倾全校之力重点举办的项目,拔尖计划和强基计划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比如各校都会安排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担任它们相关专业的导师和授课老师,甚至聘请海外知名学者主持和参与教学。它们涉及的学校一般都采取“一制三化”模式进行教学,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国家和高校还都鼓励参与这两个计划的学生进入国家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等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为学生提供经费的支持等。


那么,拔尖计划、强基计划有何不同呢?考生和家长该怎么选择呢?一起来看看:




专业覆盖范围不同


拔尖计划不仅涉及到众多基础学科,也有经济类等热门专业,专业覆盖率较高。

强基计划则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重点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参与院校不同


参与拔尖计划高校既包括了综合性院校、理工见长院校,也包括了师范、财经、医药、农林等行业特色鲜明的院校,一些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也有覆盖。

而强基计划招生院校目前有39所,都是国内现“双一流”院校。




两者选拔路径不同


拔尖计划人才选拔机制包括校内二次选拔、强基计划、高中“英才计划”。从目前来看,高考录取后各院校在校内二次选拔是拔尖计划的主要招生途径。

强基计划属于在高考前的特殊类型招生。招生高校近年一直积极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招生模式。其中大部分是按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和考生志愿,由高到低顺序录取。还有就是对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近几年,强基计划、英才计划也在逐步加深与拔尖人才计划的对接。如中国人民大学除了推动构建基础学科大中小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以“中学生英才计划”为牵引,吸引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中学生走进实验室、数据中心并参加科研实践,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储备优质生源外,还将强基计划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紧密衔接,实施学分制,灵活学制管理,合理构建本研衔接的一体化培养方案。第三学年经考核获得转段候选人资格的学生,在第四学年直接进入本研衔接培养阶段,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转段要求,录取到强基计划培养单位相关学科或相关交叉学科专业进行硕博培养。


总之,不管是哪种方式,对于考生来说,想要顺利进入各校拔尖计划绝非易事,需要从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持之以恒地钻研学习,毕竟这是一个不断动态调整的“优中选优”过程。


* 本文综合整理自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以及高校官方网站和微博。

*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北京考试报”微信公众号,如您有任何意见建议和想要咨询的问题,请发邮件至bjkaoshibao@126.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

编辑:马明星

校对:陈弘远 

审核:邱乾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