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阴八十一日,为护发留服而战!

史家余焉 史家余焉
2024-09-16
从努尔哈赤时代起,他们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当地汉人剃发结辫,改穿满族服饰。

在他们看来,剃发与不剃发不仅是风俗问题,更是愿不愿意服从其统治的问题。
如果口头表示服从清朝统治,而没有剃发,就会被认为有狐疑观望之心。

在这种极度自卑的心态下,清廷统治者往往采取高压手段强令汉人剃发,却激起了强烈的反抗。

山海关大战以后,多尔衮曾下令沿途各州县官民剃发结辫,但遭到汉族百姓的强烈反对,汉族官僚遵令剃发者寥寥,不少官员观望不出,甚至护发南逃,京畿百姓也不断揭竿起义,用武装斗争维护民族尊严。

多尔衮见清朝统治尚不稳固,自知操之过急,被迫收回剃发令,宣布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到了1645年5月,清军在一年时间之内相继击败了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李自成毙命,弘光帝被俘,多尔衮认为天下大定,于是不再顾忌汉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尊严,悍然下令全国男性在接到命令之日起十日内剃发!

据说多尔衮这次重颁剃发令,和一个汉族官僚孙之獬有关。

孙之獬,山东淄川人,1622年中进士。1627年,他任顺天乡试正考官,魏忠贤的党羽工部尚书崔呈秀的儿子连文章都不会写,孙之獬因事先得到崔呈秀的请托,就把其子崔铎取中为举人。
他如此讨好魏忠贤及其阉党,满心以为会步步高升,谁知天启帝于当年病死,崇祯帝把依附魏忠贤的大臣列入逆案,他被罢官回乡,十几年赋闲在家。

1644年5月,清朝派人招抚山东,孙之獬立刻投降了清朝。
为了赢得新主子的信任,他不惜倾散家财,组织地主武装,主动打击抗清武装,得到清廷的赏识,擢为礼部右侍郎。

孙之獬来到北京,看到和他同为阉党的冯铨,因为投降后剃发效力,很受多尔衮的器重。
所以他不仅仿效冯铨,未等清朝下令就主动剃发,还让他的全家不论男女均改穿满族服装,以示对清朝的忠心,岂料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难堪。

当时,清朝的大臣们上朝站成满、汉两班。汉族官员皆束发,长衣大袖,见到孙之獬不伦不类的样子,鄙视地把他排挤出班。满族官员自诩为尊,认为他是汉人,对他脚踢笑骂,不让他进入满班。

孙之獬进退两难,不胜羞愧,下朝之后立即写了一道奏章:

陛下平定中国,万事更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多尔衮看到孙之獬的奏疏大喜,因为来自汉族官员的剃发请求实在难得,立刻下令全国限十天内实行。

实事求是地说,在剃发令下达之前,清朝统一全国的进程十分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在百姓心中,这不过又是一次普通的改朝换代罢了,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只不过是换了个交皇粮的对象。
而且许多百姓对腐败的明朝已经失望透顶,反而对新生的清朝抱有一丝期望。

但多尔衮的剃发令一下,让局势瞬间改变,不仅原先准备降清的人立即改弦易辙,就连已经归附的州县百姓也纷纷揭竿而起,反对清朝统治。
清朝统治者想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手段强迫汉族百姓改变自己几千年来的风俗习惯,而汉族百姓的回答是:
头可断,发不可剃

清朝的剃发令是闰6月1日传到江阴的。
这天,江阴知县方亨到文庙进香,江阴士民跟随至文庙,问道:如今江阴已归顺清朝,想来无事吧?

方亨说:也没有什么事,只有剃发耳

士民们都很惊讶,说:头发怎么能剃呢?

方享严厉地说:这是清律,不可违

说完,他就回县衙去了。

江阴士民听到剃发令,愤恨不已,齐聚于明伦堂,发泄着对剃发令的强烈不满。
有个叫许用的生员,以高昂的情绪高喊:头可断,发绝不可剃也

群情为之激愤,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这时,常州府有关剃发的命令正好传到江阴,其命令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两句话。

方亨指使书吏抄写,张贴公布。不料,书吏写到这句话时,将笔扔在地上,恨恨地说:就死也罢

城内有一群少年,喜好拳脚,听到方亨要强行剃发的消息,顿时愤怒起来,不约而同地宣布起兵,立即得到城内百姓的响应。
方亨眼看百姓造反,将衙门紧闭,不敢出门,急忙向常州太守搬救兵。
不料信使还未出城,就在城门处被截获,愤怒至极的百姓将送信的衙役杀死,涌入县衙,将方亨抓获,先是囚禁起来,但他态度顽固,不支持起兵,遂被杀死。

这是闰6月2日发生的事,标志江阴士民武装反抗剃发的战斗正式开始。江阴士民包括城外的农民,起兵反抗清朝的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护发留服

方亨来上任时,他一身清朝服装,江阴人并不反感,而是和平地接受清朝委派官员来此治理。
然而,当听到必须剃发的命令时,才被激怒而一发不可收为“护发”而战

这是清廷统治者实行政策不当而引发的斗争。
江阴士民的初衷,并非反对清朝对江南的统一,也不是为了明朝而战。其他地方的抗清斗争也不始于清廷接管之时,而是起于剃发令颁布之日,由此引发的反抗几乎遍布全国。但凡清廷统治者聪明一点,也不会做出强行改变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蠢事

尽管江阴士民并不为忠明而斗争,但他们还是以“大明中兴”为旗号,吸引仁人志士加入。
消息传开,果然得到了城内外百姓的热烈支持,周边的乡民纷纷加入,达数万人。
众人推举江阴典史陈明遇为首领,陈明遇虽然忠肝义胆,却自感缺乏军事才能,于是请出原典史阎应元为首领。

阎应元任典史时,善捕盗,懂军事。清军进入南京后,他看到原江阴县令林之骥弃官归家,便携全家搬出城,到乡下暂居。
闰6月15日,陈明遇派人前去将阎应元迎入江阴城。阎应元表示:如果你们都听命令,我便当这个首领。否则,恕难从命!
阎应元担负守城重任之后,立即行动起来,他把城中一切有技能、有专长的人都请出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原明朝的兵备张调鼎,能铸大炮,造火药,阎应元把他请出来,为义军守城造武器。
同时,阎应元把全城户口分为丁壮老幼,挑选年轻力壮的男子组成民兵,会合乡兵二十余万人分班轮流上城守卫。

他和陈明遇亲自负责昼夜巡查,对城中过往行人严加盘问,肃清内奸。

在阎应元的领导下,江阴城实行战时计划经济体制,将城内所有物品分类征集,统一分配使用,备战工作井井有条。

江阴百姓据城抗清的消息传开后,常州知府派三百人赶来镇压,被江阴义军歼灭。
清军统帅多铎见江阴蕞小城竟敢抗命,遂派明朝降将刘良佐领数万大兵来攻。

阎应元率江阴百姓奋起反抗,清军占不到一点便宜。清兵攻城时,江阴义军则用炮、石、箭弩一齐投下,清兵无不立碎。
清军趁城内吃饭的时间进攻,架数十个云梯而上,守城义军发现清兵登城,立即发铳击毙。

清军见攻城困难,又在城下挖洞,守城义军则将将钉满钉子的旗杆截为几段,砸到清兵的头上。
城里的箭不足,阎应元便学草船借箭的办法,将稻草人缒在城墙之上,命士兵敲鼓击号,像是义军要缒城袭击清军的样子,清军于惊慌中不辨真伪,发箭如雨,都落在稻草人身上,阎应元不费一刀一枪,就得到了难以计数的箭矢。

当夜深人静时,阎应元就派遣胆大心细的人,缒城而下,顺风放火,清军见大火冲天,个个魂飞魄散,四处逃窜,自相践踏,死伤累累。

清军无计可施,被迫撤退。
清军南下以来,除个别地方,几乎是如人无人之境,没有敢抵抗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小小的江阴城下,竟遭到如此惨败,无不为之大骇。

刘良佐见无法攻破,便改用诱降,劝他们放弃抵抗。他骑马到城下,亲自劝说阎应元投降。
阎应元痛斥道:我一典史卑官,死何足惜?汝受朝廷封爵,今日反来侵逼,汝居何心

刘良佐满面羞愧,无言以对。几次劝降无效后,刘良佐又将招降书射入城内。招降信中有句话说:明已亡,何苦死守

阎应元就在此信上加了一句话:愿受炮火,宁死不降!便将此信又射出城外,向清军表示抗争到底的决心。

起初,多铎并没有把江阴的事放在心上,以为无须动员多少军队,派个刘良佐就足够把江阴拿下。
可是,多铎低估了江阴百姓抗争的决心。两个月过去了,江阴非但没能被攻克,反而损兵折将。

多铎不敢再轻视江阴,不断增调兵力,先是派恭顺王孔有德率所部兵马前来助战,后又派贝勒博洛携带红衣大炮前来攻城。
这个博洛是努尔哈赤之孙、阿巴泰之子,骁勇善战,他认为刘良佐手握重兵,却连一个小小的江阴县城都攻不下来,肯定是没有出力,于是打了他一顿板子。
刘良佐羞愧难当,督促部下拼命攻城。

相持之间,阎应元、陈明遇鼓励义军坚守城池,多次派人出城联络各地义师前来救援,却始终没有得到救兵。

坚持到8月21日,清军集中大炮轰击江阴城东北角,城墙崩塌,清军蜂拥而上,江阴失守。

攻入城内的清军害怕中埋伏,迅速集结于城上,在城上持刀观察半日。
到午后,侦察不见伏兵,这才下城。城内士民与清军展开巷战,虽死者遍地,但全城百姓拼死而战,无一降者。

阎应元作为全城总指挥,面对清军杀入城内,仍坚持战斗,身中三箭,知道难逃虎口,纵身跳入湖中,因湖水过浅,被清军抓获,不屈遇害。

陈明遇在城破之后,全家自焚而死。

从起兵,到城破,江阴士民坚守81天,给清军造成了惨重损失。
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恨,清军攻陷江阴之后,屠城三日。
据统计,城内死亡9.7万人,城外死亡7.5万人,共死亡17万人。

江阴士民的奋勇抗战,在两个多月里顶住了数万清军的围攻。城破以后,还拼死巷战,没有一人投降。由此,人们又不胜感叹:

有明之季,士林无羞耻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陈、阎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江苏镇江)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史家余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