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君以此兴,必以此亡——胡宗宪的牢笼

叶小钗 叶小钗 2022-10-27

原创不易,求分享、求一键三连

这是《大明王朝1566》读书笔记系列的「2-4集」,从国策执行到天怒人怨。

败因初现

上下文回顾

书接上文:《大明王朝》雪崩前,精英们的狂欢

江浙一带善产丝绸,一亩丝绸价10w,一亩田价1w,如果多点桑田,少点农田岂不妙哉!

嘉靖十分满意:还是吵架好,一次吵架出了一条国策嘛,「改稻为桑」,这个好,这个「国策」由严嵩你的弟子「胡宗宪」去推行吧!

上集我们聊到,在一次年终预算会上,一项「正确的战略」被提出来了,他就是「改稻为桑」

而这项国策提出的前提是国库空虚,入不敷出。

映射到我们当今时代,就是很多公司赚钱速度比不上花钱速度,于是想了一个很不错的新产品,希望创造更多的营收,以便弥补亏空。

正确的战略,清晰的路径,强大的势能,似乎万事俱备,那么能否落下去呢?

部门墙与黑盒

之前我们探讨过公司规模扩大后的两大问题

  1. 部门墙导致的巨大「耗损」
  2. 黑盒导致的「冗余」

结合上述认知,回到剧情,徐阶本身也在疑惑:

但愿浙江改稻为桑的事能办好。

而神童张居正,洞若观火:

办不好的,「利令智昏」,办法本身是好的,但实际执行起来,只是给当地豪强借口兼并农民田地罢了!

浙江倭寇横行,若百姓被压过甚,一旦激起民变,不出数月大乱将起。

严嵩作为奸臣首领,自然知道当前情况不容乐观,但是每个人对不容乐观的定义、「尺度」不一样,具体到奸臣中下游不容乐观可能的解释是「皇上不高兴,这次少贪点」,所以最终不容乐观变成了经济学中的数字分配问题。介于此,高拱发言:

决不能让他们得逞!既然没能阻止这个想法被提出,「下边」我们也一定要阻止这个「弊政」在浙江施行!

于是,一个我们一直认为是「正确的战略」,已经被清流「定性」「弊政」了!

但是该如何阻止这个政策执行呢,张神童(张居正)将目光放在了「项目负责人」东南一柱「胡宗宪」身上。

反对的力量

胡宗宪本是严嵩门生,被严嵩一再提拔,这颗大树可谓深埋进了严嵩府里,无论如何不能撇清关系;并且疏不间亲,双方又是政敌,想要胡宗宪帮清流一党,可谓痴心妄想。

但张居正也未必想要控制胡宗宪,只是想对胡宗宪晓以利害,让他自己「知难而退」,而这个巨大的任务就留给了胡宗宪的「好基友」谭纶身上。

于是在清流一番操作,嘉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谭纶被安排到了胡宗宪身边。

旁枝错节

东南一柱

底层民众虽然视野比较宅,但贵在守分,所以没人愿意主动执行「改稻为桑」国策,毕竟民以食为天,之前也没有「成功案例」,考虑风险问题,不会有人轻易尝试,这却令严世蕃党羽尤为着急。

所以「不停催促浙江严党尽快落地」,于是浙江二号位郑泌昌指使马宁远踩踏农民青苗,让他们当年没收成(古代一年没收成就要饿死人),不得不卖了田地。

这种激烈的行为引起了不小的事端,最终闹到了胡宗宪那里。所以谭纶与胡宗宪的首个镜头并不友好:

事端执行者马宁远(胡宗宪门生)十分不满,目光如炬盯着谭纶:我们在前面拼命,别人(谭纶)在后面拆塔,干脆说改稻为桑国策还做不做,这样下去我可干不了!

胡宗宪并不接话,江浙二号位郑泌昌不得不说:四个月了,改稻为桑执行不到一成,严世蕃天天责问,我没办法才叫马宁远去干...

再这样下去,乌纱帽事小,人头怕保不住了...

胡宗宪开始说话,却问了另一个问题:以官府的名义借贷买粮一百万石,执行的如何了?

郑泌昌怔了一下:很少,大家都说缺粮...

胡宗宪开始下结论了,声调虽高,但却嘶哑,这是劳累所致:那很清楚了,

  1. 我是第一负责人,有问题我负责;
  2. 改稻为桑是国策必须办;
  3. 但如果官府借不到粮,农民当年的蚕丝也换不够粮,吃不饱饭,就会激起民变;
  4. 倭寇横行又起民变,恐怕不是我一人能交代的;

而宫中代表杨金水并不买单:你们政府的事情我不管,总之今年该给我的丝绸一点都不能少!

胡宗宪无奈道:我会将情况一一上报,并请朝廷协助我筹集粮草,对于国策时限给予宽待。

解释一下,这里是个经济学问题:

农田种蚕丝正常情况下比粮食贵,但江浙官员、富商各种勾结,造成没有粮食的假象;

在粮食稀缺的情况下,粮食就比蚕丝贵了,而蚕丝不能吃,农民不但需要贱卖蚕丝,还需要将农田一并卖了换粮食,可谓鸡飞蛋打!

胡宗宪本可代表政府筹集大量粮食,低价借给农民,以渡过难关,但由于各方博弈,根本借不到粮食。

总之,社会底层的抗风险能力极差,不过各种博弈后的牺牲品罢了,而世间又有几个胡宗宪呢?

进退失据

胡宗宪的项目问题上报以及求助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让情况更糟了!

严世蕃:去他妈的「无田则失民,失民则国危」,我看胡宗宪是想改投清流!

严嵩不以为然:看人,看事要设身处地,胡宗宪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谭纶不去他好干,谭纶去了,背后就是裕王(下一代皇帝),他不可能毫无顾忌。

而这个「风险预警、资源求助信号」到了公司CEO嘉靖处,更值得玩味了,因为他「根本没看」:诉苦的话,朕就不看了,有苦向严嵩和徐阶诉吧!

于是胡宗宪的项目问题汇报根本没被打开就退了回来...

没有表态也是一种表态,于是严世蕃可以甩开膀子干事,谨慎与否已不重要...

严世蕃:你告诉郑泌昌、何茂才(江浙二号位、三号位)「不用管胡宗宪」,趁着端午讯直接把闸口搞掉,发「洪水」淹掉农田,让那些大户准备好粮食买田,我今年就要看见蚕丝!

另一方面,进退失据的胡宗宪开始了跟谭纶的对话!

谭纶:我有清流上层对这次项目问题上报的看法,你想知道吗?

胡宗宪微微一叹:不想知道!

还没等谭纶缓过神来:谭纶,我利用职权让你离开浙江吧,不要回来了!

谭纶不解:你是怕这件事牵连我,还是怕我影响你?兄弟,只要我在你身边,以后追究下来,我对朝廷道尽始末,你才能脱身啊!

也许是被谭纶奋不顾身的真诚打动,胡宗宪长叹一声:

十年过去了,谭纶你还是没长进啊,我真不知清流何以如此看重你,难道是你的天真吗?

我胡宗宪「没有退路」,你这次就不该来!

清流如张居正之流也不过高谈阔论之辈,书生而已!

这次你谭纶来我会这样做,你谭纶不来,我依旧会这样做,如果你谭纶明天走了,我还是要这样做!

所以用不着你谭纶劝我怎么做,也不用你背后张居正之流为我分析局势,对浙江的形势,我比他们清晰!

我是严嵩提拔起来的,千百年后的史书上,我依旧是严党的人。那为什么你们清流还如此看重我?

是因为我胡某在大事上从不误国误民,我今年都五十多了,再熬十几年就七十了,我不会让老家给我立的牌坊被拆了!

你们清流都是自以为是的人,以为自己知人知势,可又有几人真知人,真知势?

就说改稻为桑这个国策引起的大势吧,那么多人想利用这个机会兼并田地,浙江立刻就有一半人没了田地,他们今年不反,明年不反,后年再后年必反!

到时候外有倭寇,内有反民,「我胡宗宪就是千秋万代第一罪人」

就这一点,你来不来我都不会让这一切发生!

但你背后自作聪明的人,把你弄到我身边,却把这一切「搞砸了」

无论是你想劝我还是想帮我,都只造成了一个结果「进退失据」

谭纶被胡宗宪一番言论惊得震耳发聩,懵在那里许久才问道:你说明白些。

你谭纶不来,我依旧是严嵩门生,也可以向皇上上报问题、说明情况,将一年战略分作三年执行,我慢慢做,「事缓则圆」

你的出现为我染上了「清流的颜色」,纵使严嵩信任我,其他严党也会对我另眼相看。

而今我不是清流,不是严党,皇上认为我参与「党争」想要从中牟利!

至此,清流想我做的事情做不了,严党想我推的国策不能推。

清流真的如此为国为民,为什么不在国策之初就将它卡主,既然流到我这里来,又何苦劝我,不过风险转移罢了。你的到来没帮任何忙,反而让我「里外不是人了」

严嵩提拔我,我就是项目负责人,严党不信任我,那我早晚不会再是「改稻为桑的项目负责人」

《左转》有言,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我是严嵩提拔的人,终有一天,我会跟着那颗大树倒下,届时有你谭纶说句公道话,我愿足矣。

毁堤淹田

得到严世蕃的指示,郑泌昌、何茂才「蛊惑」胡宗宪门生马宁远毁堤淹田!

嘉靖四十年,一场由人祸酿造的天灾正向浙江袭来,严党最初计划淹掉九个县,但胡宗宪分洪导致只淹了1.5个县,「这个严党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依旧回到经济学问题,9个县全被淹了,所有农民缺粮,那么事先囤积粮食的富商便可利益最大化,但如果只淹了1.5个县,粮价是上不去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马宁远在与恩师胡宗宪对峙:

马宁远:我对不住恩师,但我不这样做,恩师无法对严嵩交差,只要恩师能交差,我这条命赔上也算值了!

啪的一声,胡宗宪一巴掌打在马宁远脸上:自作聪明,你知道这水有多深,居然背着我干这亘古未有的错事,毁堤淹田,伤天害理,上误国家,下害百姓!

到底是谁指使你的!

马宁远:恩师别问了,这件事我扛了,只要恩师不再为难,我这颗人头也算值得!

胡宗宪何尝不知是谁蛊惑马宁远,叹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就坏在这里!

他们拿你命换银子,完了你还得死心塌地保他们,什么国策,「最终又有多少能进国库」

这一次他们不是利用你,而是想要胁迫我啊!严嵩恩师八十岁了,却被这群人围着身败名裂,哎...

果然,后续郑泌昌、何茂才将全部罪责丢给了「胡宗宪门生、亲信」马宁远身上,马宁远悔恨已晚...

至此,国策执行一半,已经到了「天怒人怨」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了,再这种背景下,有几件事情即将发生:

  1. 胡宗宪进京做国策推行不力的事故复盘;
  2. 胡宗宪被踢出改稻为桑项目组
  3. 主角怼神海瑞即将粉墨登场;

结语

回到现实,我们不得不思考几个问题:

  1. 好的战略、好的产品就一定能够很好的落地吗?
  2. 有了「尚方宝剑」机制流程就能很好的推行吗?
  3. 个人的能力强弱,就一定能绝对影响最终的成败吗?

看了这三集,我相信大家会有不同的看法。

「项目执行」角度,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胡宗宪身上,他能力不可谓不强:

  1. 项目风险识别能力;
  2. 全局视野;
  3. 本身影响力;
  4. 对局势的掌握判断无一不准;

那么就这么个拥有大格局、大视野、大能力、大能量的人,为什么就寸步难行了,项目怎么就鸡飞狗跳了,甚至引发了地震级事故呢,这一切值得你我深思...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我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